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大全 > 正文

得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哪里

摘要: 人身体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为什么会得病和中药靠什么治病作者:孙宗炎人得病的原因就两个:循环不好和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人体...

人身体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为什么会得病和中药靠什么治病

作者:孙宗炎

人得病的原因就两个:循环不好和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

人体健康四要素:1.心情愉快,2.平衡营养(特别是矿物质的补充),3.保证休息(千万不要熬夜或过劳)4.适当活动。

牢记十个字:“管住嘴”(是药三分毒、过饱九分毒)、“溜开腿”,“病从口入”(由于吃了不当的食物而生病,也可以吃恰当的食物把病治好)。

吃饭原则:“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

“吃得越饱,吃得越好,力气越小,死得越早”。

人们治病有三种选择:自疗、中医治、西医治。

自疗:这是自远古至现在几十万年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最省钱、最安全的治疗方法,貌似不起眼的普通食材,却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神效。

中医治:这是我国独有的自奴隶社会至现在,约2500年来的一直使用方法,是两千多年来的经验积累。讲究的是“望、闻、问、切”,使用的是专属地的树皮、草根类中草药,主打治疗方法是熬汤喝药内服,也附以针灸、刮痧、推拿、按摩、贴膏药等外治。

吃中药的目的是补充微量元素(矿物质)。

针灸、刮痧、推拿、按摩是为促进循环。

西医治:最近400年发展起的方法,20世纪初传入中国。

人之所以得病,根据中医理论,是“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所谓六淫,是指天气的“风、火、暑、燥、寒、湿”。中医理论说除了上述五脏,还有六腑,脏和腑互为表里,心是脏,小肠是腑,心统管小肠(有关系吗?);肝是脏,胆是腑,肝统管胆;肺是脏,大肠是腑,肺统管大肠(肺能统管大肠吗?);脾是脏,胃是腑,肾是脏。膀胱是腑,以上是五脏五腑,还缺一脏一腑,所以只好玄之又玄的弄出一脏:心包,一腑:三焦。中医是靠经验起家,根本没有什么科学道理,都是牵强附会地无法透彻说明的神玄理论。

根据西医理论,人之所以得病,是因为病菌、病毒侵入人体所造成,西医讲究科学,一切以测体温、量血压、解剖、化验尿、血、粪便;显微镜观察、X光透视、CT、磁共振扫描为依据,所以,西医是科学。但是,人体是及其复杂的,有些根本无法研究清楚,例如人体的经络,本身确实是客观存在,但解剖无法看到,针灸、按摩、刮痧、拔罐都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实践证明确实能治病,但西医对治病机理却无论如何也研究不明白,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

西医治病见效快,不除根。中医治病见效慢,但预后好;所以,急性病要找西医,慢性病要找中医。如果无病无灾,千万不要去医院;如果小病小灾,尽量不要去医院;如果大病大伤,赶快立马去医院。

中药是靠什么治病的呢?

炎认为,其实中药能治病,主要依靠其中所包含的矿物质。

自然界里有92种元素,构成人体的主要是: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占体重98.14%),其余必不可少的元素依次是:钙(占体重1. 5%)、钾(占体重0. 2%)、铁(占体重0. 015%),其实,人体必须的元素有81种,如果缺乏了某些微量元素,人就会得病。

人所摄取的营养有7种:蛋白质、脂肪、淀粉(醣)、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中药主要是一些树皮(如杜仲)、草根(如板蓝根)、块茎(如何首乌)等和少数动物、矿石组成,因此,中药也叫中草药。若论蛋白质,吃中药不如吃黄豆(蛋白质含量36%),若论脂肪,吃中药不如喝花生油(含量99%),若论淀粉(醣),吃中药不如吃地瓜、土豆(含量86 %以上);若论纤维素,吃中药的最典型方法是熬药后只喝汤,一点纤维素也没有摄入;若论维生素,中药采摘后经过晒干、储藏好久后,维生素已经破坏的没有多少了,仅剩的一点点也在煮汤的时候完全破坏。所以中药能够治病,主要依靠其中所含的矿物质。

为什么中药特别讲究原产地,例如川贝母必须是四川生产,如果的浙江生产叫浙贝母,与川贝母药性完全不同,能治不同的病,都是因为所含矿物质组分不同。

野山参、林下参、园参(养殖参)但经过化验比较,所含成分完全相同。但药效相差悬殊,所以价格相差悬殊,既然成分完全相同,药效为什么会相差悬殊呢?其本质是所含能治病的矿物质组份相差悬殊。

世界上有92种元素,人体需要81种,如果人体矿物质不缺乏且平衡,则这个人抵抗力很强,能够对付各种疾病,一顿两顿不吃饭也不会饿得头晕眼花,浑身的劲使不完,既不怕冷也不怕热。既耐疲劳又耐恶劣环境。

其实人对矿物质的需求是很少的,一条染色体上有十个八个原子就够了,全身算起来也是以微克计算,但没有却是不行的,例如有一种元素叫“硒”,如果人体缺乏这种矿物质,就会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正常人每天应当摄入50~250微克,但我国大部分区域土壤缺硒,正常饮食只能获得15~20微克硒,所以应当补充。但无机硒却有较强的毒性,且人体是不吸收的(硒不溶于人体胃酸),只有可以溶于水的有机硒人体才能吸收。即使是有机硒,人们对各种有机硒的吸收也各不相同,不但如此,有机硒补充过量,如果平均每天超过400微克(0.0004克)就会引起中毒。真是“缺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矿物质的组份对人体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样是“铬”(Cr),三价铬离子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缺乏就会得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但是六价铬离子对人体却是有极毒的。如何获得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常见的方法是吃含这些矿物质的动植物。

人体如果缺乏矿物质是如何影响人的新陈代谢呢?

人体缺乏矿物质主要影响了“基因表达”,也就是染色体的复制过程,简单的讲就是细胞分裂,一个变两个的过程。人体如果缺乏矿物质,就分裂不出健全的细胞,残疾细胞如何能对付病菌病毒?结果细菌、病毒就趁机大量繁殖,人就得病了。

矿物质又叫微量元素,人若直接补充矿物质,不但补不上,有时还会中毒:过去老道士炼丹服用可能也是为补充矿物质,结果服用后毒死了,就是补充矿物质不当的例子。 天然的矿物质很多不溶于水,即便人吃了也消化不了,所以人不能直接补充天然矿物质,只能从能从吃的动植物身上摄取。植物的根可以分泌一种酶来溶解它所需要的矿物质,使其变为溶于水的物质后,再被植物自身吸收,所以植物所包含的矿物质对人体最好。植物的矿物质主要存在于皮、根和种子中,板蓝根和大青叶是一种植物,但板蓝根的疗效要好于大青叶就是这个原因,动物的矿物质主要存在于皮、骨骼和内脏中,动物所含的矿物质由于经过多次富集,往往有害成分较多,不如植物的矿物质质量好,但动物药材中矿物质含量高,见效快,是其优点。

目前人们普遍缺乏矿物质,因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是有气无力、畏寒怕热、不爱动弹(懒惰),嘴馋贪吃,肥胖而又无力,其缺乏矿物质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土地中所含矿物质的减少:由于广泛使用化学肥料,土地越来越贫瘠,化肥是由简单的三至六种元素构成,例如尿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构成、硫胺由硫、氢、氧、氮四种元素构成,具有复合肥效的硝酸钾由氮、氧、钾三种元素构成。而农作物从土地里吸收的却是92种,由于年复一年的种植收获,就使土地里的残余矿物质越来越少。目前农作物中所含矿物质只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七分之一左右,这也是目前农作物口感越来越差的原因。中药材治病靠矿物质,食物、饮品的口感的差别也在于矿物质组分的不同。

二、人们对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太过精细,去除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植物的矿物质大都在表皮内,而目前人们的主食:大米和面粉(小麦粉)却把包含矿物质最多的部分(表皮和胚芽)都拿去当饲料,喂了猪马牛羊和鸡鸭猫狗,理想的吃法是:大米:把米糠煮水,用此水蒸米饭;小麦:磨成全麦粉,这样虽然口感和观感较差,但保留了宝贵的矿物质。最近,联合国卫生组织把精制的大米和白面确定为垃圾食品就是这个原因。

三、人们吃油太多,影响了矿物质的吸收:凡是中成药的禁忌上都注明:“忌辛辣油腻食物”,这是因为辛辣食物会刺激肠胃,使肠胃产生应激,从而影响矿物质吸收,而油腻食物会包裹食材,使肠胃必须先消化掉脂肪,才有可能接触到矿物质,而消化吸收掉食物表面的油脂之后,胃肠动力将大大下降,对矿物质的吸收将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中药的疗效。

但是,人不吃油是不行的,生命离不开油。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又名脂肪酸,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权威发布,人体每日需要摄入脂肪25~28克,而一包100克的方便面内包含的脂肪就22克。所以,少吃油,吃好油(如深海鱼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核桃油、茶油)才能健康。

脂肪酸分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大自然里存在的脂肪酸都是顺式脂肪酸,顺式脂肪酸又分为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大部分是饱和脂肪,植物脂肪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人体对两种脂肪都需要。

反式脂肪酸是油脂在超过200度高温时形成的,属于人造物质,千百万年来,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命都不认识它,一旦进入人体,吸收容易分解难,往往积累在肚子里形成大肚腩,而进入血液就会造成血液粘稠,附在血管内壁上造成高血压和动脉粥状硬化,形成心脑血管疾病。英国有句谚语是: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就是这个道理。油炸食品内所含反式脂肪酸较多,是第一垃圾食品。

如何补充矿物质?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建议,人每天至少要吃12种食物,每周至少要吃25种食物。这些食物互补,就基本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矿物质。

张悟本(以“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口号发家的小骗子)虽然是个骗子,但他的一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吃饭要注意: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生熟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这样吃,人就不会得病。

1. 多吃粗粮:粗粮含矿物质多,如小米、玉米、各种豆类。少吃大米、白面。(小米含铁是大米的18倍)

2. 多吃黑色食品:如乌鸡、黑猪肉、黑木耳、黑芝麻、黑米、黑豆。凡是黑色食品,都是健康食品。

3. 多吃土中生长的块茎类作物:如地瓜、马铃薯、萝卜、藕、花生等,多(经常)吃坚果,如松子、核桃、瓜子、花生、栗子等食品。这些食品都含有较多的矿物质。

4. 对症下药地服用一些补气的道地中草药(注意要原产地生产的,不然无疗效,像冠县生产的灵芝、淄博生产的枸杞,基本无疗效;要贵州、云南、西藏生产的灵芝、宁夏生产的枸杞才有疗效)。

5. 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禁烟限酒。

6. 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服用一些富含矿物质的昆虫粉,如蚂蚁粉、土鳖粉,蝼豿粉、蚕蛾粉;或服用人造富含矿物质的药品或补品:如黄金搭档、复合维生素、盐藻、竹盐、螺旋藻等。

人体为什么得病?疾病的根源在哪儿?

疾病伴随着人的一生,换句话说,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得病。无论财富贵贱,每个人都渴望健康。那么疾病是怎么来的,知道了疾病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疾病呢?

医生常给病人说的一句话就是:“ 回去以后注意饮食,改变生活习惯,不然会出现复发转移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疾病=坏习惯+时间;健康=好习惯+时间。似乎道出了健康的真谛,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医疗技术不断进步,重大疾病的发生率也正逐年上升,尤其是 慢病、癌症、肿瘤 的上升幅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如果我们不加了解,下一个中标的可能是你!

怎样预防疾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除外伤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 基因 有关。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有 体检 和 基因 检测两种方式。

体检 主要针对 人体已经出现的临床病变 进行诊断和检查,无法在病变之前预知,更多、更深的结论。也就是说,在慢病、癌症的预防上,体检十分的被动和滞后。而 基因检测 可以在 癌症等疾病还没有被激发出来之前 ,提前预知,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

提前预知疾病,做好防范,避免重大疾病发生率。那么疾病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大医生创始人、全国慢病预防与干预、健康管理专家、红墙医师朱国平教授,从事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临床医疗、健康管理工作32年,从事慢性病预防与干预、野生药用真菌医疗体系研究、功能性营养食品研发和生产20年。

朱国平教授 寻找疾病的根源,用 自然疗法 ,提高人体免疫力,来达到自愈人体疾病!

人体为什么得病?

朱国平教授说,人体之所以得病,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体细胞出现了问题,为什么细胞会出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 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学元素与生命元素的缺乏 。

在这里朱教授用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说明,图中是我们平时吃的芹菜,一个长得非常整齐,一个根系发达,其貌不扬,然而通过所含矿物质对比发现:

左边的芹菜矿物质基本流失干净,右边的芹菜矿物质含量较高,我们称之为有机蔬菜。

所以,人体之所以得病,是吃了流失矿物质比较严重的蔬菜,也就是我们的食物出现了问题。

人体得病的根本原因是食物出现了问题 ,朱国平教授解释说,人体有2000多种酶,这些酶可以促进人体合成各种生命物质,如果缺乏,就会造成生命物质合成障碍,如缺钙,造成骨质疏松;缺铁造成贫血;缺锌造成精神障碍等。

我们吃的食物,如果都是有机的,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呢?再看看下一个例子,化学元素与生命元素:

图中红色和蓝色矿物质都是我们人体所需的,缺少一样,都会造成酶的缺失,导致合成障碍,人体就会得病,所以粮食问题并不是根本原因,最主要的还是 土壤问题 。

中国的土地矿物质流失最为严重。据了解,全世界农药甚至60%的化肥都洒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所以中国人患重病的比例在世界上也是居高不下的。国外有些国家,土地种两年,停一年,就是为了保持土壤里的矿物质。

朱国平教授说:“ 人类所有慢性病几乎因农田矿物生命元素流失,以及在这样的土壤上种植的农作物,无法为人体提供全面平衡的生命元素和生命原料,导致生命物质合成障碍,代谢障碍,血管瘀堵和感染四大类疾病 。”

疾病的病灶、指标在我们身上,但根源在土壤。所以倡导健康, 土壤改良是关键 。

健康是福,人人都渴望健康,然而健康已渐渐远离我们,让我们与健康同在,最主要的是解决我们的食物问题,用朱国平教授的话说: 我们倡导自然健康,最好的预防是治未病,最好的治疗是预防,是通过人体的免疫力来自愈疾病。大部分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有机食物的调理,为人体细胞提供全面平衡的生命元素和生命原料,可以从源头预防、控制和自愈疾病 。

孝行天下

德行天下

善行天下

爱行天下

引领健康 承载责任 创造财富 服务社会

人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生病的原因较多,与环境、遗传、个人体质、个人生活习惯等都有一定关系,患者本身会进行新陈代谢,如果生活在空气质量不好的环境内或者所吃食物有污染等,在代谢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毒素进行累积,从而导致患者生病。

除此之外,营养不良也容易造成患者生病。如果营养过剩,可能会加大患者代谢负担,容易患上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而营养不良也容易出现贫血等疾病。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疾病,如果患者经常熬夜或者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比较大的环境内,可能会导致内分泌不调,从而导致脾、肺等机能下降。

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患者生病的原因之一,如果父母有遗传类疾病,患者患此病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的器官出现老化,也容易导致生病,不可避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