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新政策:劳动课将正式升级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一年级上学期设为入学适应期
一:劳动课将正式升级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二:一年级上学期设为入学适应期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指导意见》要求,在研究分析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成效,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2022年小升初最新政策如下:
1、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为了平衡各区域教育资源,择校生跨区域招生,难度加大,风险加大。私立初中招生名额受到大幅度限制,择校选优,摇号均受到一定限制。政策目的让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
2、民办学校明年招生政策重大调整,通过“三公开、一提高、一压减”的措施,规范民办学校招生乱象。所有民办学校的招录信息,全部改由教育主管部门公布。教育部门将首次公布民办高中录取线,录取线不再由学校决定。
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具有学业水平检测和中考选拔双重功能,实行“两考合一”。考试难度降低,各学科考试难度系数,小学不低于0.95(即平均分不低于满分的95%),初中不低于0.85,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低于0.70。
全国小升初是小学生升入初中生的简称。按照中国义务教育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小学升入初中就读是不需要升学考试的,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但是民办初中和部分公办重点初中依然举办小升初的升学选拔性考试。
教育经费方面
要点中指出,坚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不低于4%”,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确保“两个只增不减”。
当前,我国面临新冠肺炎和激励的国际竞争,国家财政压力凸显,但国家并未在教育方面减少支出,反而有上涨趋势,这体现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同时,2021年11月,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十三五”期间持续做到“不低于4%”,这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九年做到“不低于4%”。
从以上的举措可以看出,教育行业前景良好,即使在外部和内部双重压力影响之下,国家仍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相比社会其他行业,受疫情冲击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纷纷出现裁员、缩减规模、甚至破产等情况。因此,进入教育行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工资收入方面
要点中指出,加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
为落实以上政策要点,国家和社会从各个方面积极提出办法。第一,国家政策保障。2022年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省(市、区)发出提醒函,提醒函其中一条要求是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列为政府必保支出。第二,教师工资组成丰富。教师的工资主要有岗位工资、教龄工资、课时工资、绩效工资、特优津贴、山区补贴。相比其他行业,除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外,特殊津贴和补贴很少,甚至没有。第三,教师工资排名靠前。2019年9月3日召开的教育部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提到:教师工资提升到目前在全国19大行业中排名第7位,处在所有行业中中等偏上的一个水平。
从以上的事实可以看出,教师工资收入稳定,工资构成丰富,福利待遇丰厚,而且国家在政策上保障教师的工资水平,这是其他行业没有的。因此教师行业优势明显,成为一名教师,不仅可以得到丰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社会地位。
2022年九月一号起教育新规定:
9月1日起,劳动课将正式升级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9月1日起,一年级上学期设为入学适应期。
9月1日起,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实施。
9月1日起,《中小学校财务制度》正式实施。
北京:9月秋季开学后,所有区将开展教师轮岗。
四川:首个教育督导问责文件出台,9月1日起施行。
上一篇:2022年深圳房产税新政策出台
下一篇:梅姨一共拐卖多少儿童
发表评论